戴銘宗物理治療師
很多人,不管是年輕人或是老年人,脊下肌區域都會有一明顯痛點,有時壓了才知道痛,有的壓了會痛到肩膀手肘,只是這各痛點不容易推鬆,這與包覆它的筋膜層有關,這筋膜層在肩關節後方有痛點這篇文章裡稱作合併筋膜層,但有的學者另外稱之為脊下肌筋膜層(infraspinatus fascia),它是一整片強韌的結締組織,除了包覆肌肉外,也是部分肌束的起始端,要鬆開它,就要先了解它,脊下肌筋膜層有六大特徵值得注意。
1.中間帶(medial band)
2.下斜帶(inferior-lateral band)
3.上斜帶(superior-lateral band)
4.後三角肌部分肌束起源於脊下肌筋膜層
5.後三角肌與脊下肌筋膜層的橫向連結
6.支持帶(retinacular sheet)深入三角肌,淺出於脊下肌與小圓肌
(一)脊下肌筋膜與周邊組織。
(二)
A:後三角肌與脊下肌筋膜層。
B:後三角肌在肩胛脊下方融入脊下肌筋膜層。
C:空心箭頭標註著後三角肌融入脊下肌筋膜層的位置。
(三)黑色箭頭標誌著跨過小圓肌,連接後三角肌與脊下肌筋膜層的筋膜帶,空心箭頭標誌著後三角肌與脊下肌筋膜在中間位置的連結,在接續到肩胛脊。
(四)
A:中間帶由脊下肌筋膜層剝離。
B:剥離中間帶後,可看到位於其下的上斜帶,也可看到支持帶纖維深入後三角肌內側。
C:剥離脊下肌筋膜層,可以看到有些脊下肌纖維源自下斜帶(空心箭頭)。
若要前來物理治療所處理 請記得攜帶醫師的診斷、照會或醫囑。
圖片來源與參考資料:
1. J. Anat(2015). Fascial bundles of the infraspinatus fascia: anatomy, function,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
銘德物理治療所關心你
預約電話:02 29993997